Company News Media Reports Shenglong Style Information Bulletin
谢元德董事长受邀在清华大学“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讨会”上演讲
Release time:2017-12-15Click:15656

12月10日上午,“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”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举行。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受邀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主题发表演讲。来自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近200名经管专业的教授、学者参加。
 


盛隆群体老板体制:创建历程及今天如何推进发展

在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上的讲话及交流(根据录音整理)

2017年12月10日  清华大学

 

谢元德: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

宋学宝: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

 

主持人:今天,我们荣幸邀请到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,来参加案例展示和讨论会,首先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谢元德董事长。

盛隆的群体老板案例,是由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宋学宝教授主要开发的。该案例半年前已经纳入我们的案例库。稍后请谢董事长为我们介绍,之后有一个互动问答环节,由谢董事长和宋教授一起与大家互动。下面有请谢董事长为我们讲一讲盛隆电气的故事。

 

谢元德董事长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题进行演讲

 

研讨会现场

 

谢元德:很高兴向各位老师汇报盛隆群体老板体制,讲讲我们企业的一些思想和做法,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。



我的介绍分为四部分,也相当于我们发展的四个阶段:

一、“大呼隆”时代的困惑:没有自主,就没有责任;

二、统分结合机制:造就领军人物,激励创业创新;

三、盛隆群体老板制度:盛隆人的共同需要;

四、盛隆群体老板241:生生不已、与时俱进。


在座的很多年轻人不太了解“大呼隆”时代。我所指的是在“大跃进”时代,大家的劲头很足,但是劳动的效率非常低,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,基本持续到改革开放。在这个时代,我有很多困惑。因为困惑和思考,萌发、形成了一些思想和观念。

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“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”,对此我有很深的感悟。

这是1979年我们创建之初的全貌,我脚下踩的是我们的产品电线杆,后面就是我们的生产车间,也做水泥瓦,这基本就是我们的全部。

这里用到:“逆势而行: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实际上,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时代是不吻合的。从1979年创始之初,一直遭受政府的打压,直到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,而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政治是完全不一致的。

“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”。当时大家基本没有什么自主,都是上面指挥,下面按指挥去做。这种做法效果不好,也受到很多抵触。有些人虽然在做事,但其实是在搞破坏。也不是恶意破坏,就是对上面瞎指挥的不能接受,表面上听你的,实际上做的完全相反。自己骗自己,最后还是自己倒霉。整个社会好多年普遍存在这种现象。

这个阶段,是群体老板思想孕育、初步形成的阶段。我形成了以下三个基本思想观念:

一、人是善良、诚信的;

二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帮助,决不是相互利用;

三、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

这三点是构建群体老板必须的思想基础。可以说,在盛隆能否成长为真正的群体老板并取得更长远发展,取决于是否具有这三点思想。

你认为人是善的,还是恶的?你认为人是诚信的,还是不诚信的?不同的思想,就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做法。我从骨子里相信这三点,源于我所处的时代和经历。

我经历了“大跃进”时代,“三年自然灾害”没饭吃的时代,还经历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时代。这些时代都很考验人性。在没饭吃的时代,我有个表哥,个子大,力气大,饭量也大。那时粮食是按人定量的,所以他吃不饱。在他快饿死时,他给我们家送来一点米,用布缠在腰上,大概有一两斤。他跟我妈妈说:“舅母,我这有点米,给弟弟妹妹们吃。”过了几天,他就饿死了。当时我9岁,这几十年,当时的情景一直印在我脑海里,非常清晰。正是因为这些经历,让我从骨子里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帮助的。

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送米给我妈妈?是因为我妈妈也对他很好,他临死之前想报答。这些经历,让我看到人性本真的一面。

现在,习总书记提出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。我对美好的理解,是方方面面的美好,不仅仅是吃得好、穿得好、用得好、住得好,而是人与社会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好。

回到刚才讲的自主,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。当时社会上没有自主,经济也非常糟糕。我看到社会上很多有价值的事可做,但不能做。但还是有一些途径可以去做,就是向生产队交钱,做副业。现在叫创新创业,那时叫做副业,主业是种田。当时的农村,人们做事很早。到这时,我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副业了。这样能够得到一些自主,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,当然也不是很顺畅。

这张图片是1979年5月13日我们搭了个棚子,后来做总结,就以这个时间为盛隆创业的开始。在这个阶段,我们了解到当地有个教育组,建房子需要水泥瓦,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,二毛四一块,要付运费,还有损耗。我知道这个信息后,马上去找领导谈,说我来为你们做水泥瓦,只要一毛八一块,直接把瓦装到房子上,没有运费、没有损耗,价格还便宜六分钱。但是我有一个条件,得先付定金。当时我什么都没有,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就答应了。所以我认为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。我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已经有信誉了,虽然没有工厂没有钱,但他信我这个人。

我们就抓紧出去学习、考察,打听到仅投资铸铁瓦胎子就得800元,当时我们80元也拿不出来。之后我们就自己研制了一套生产设备,把产品做出来了。兑现了当时的承诺,一毛八一块瓦,直接在房子上数。后来很多老百姓建房也来找我们买瓦,一下子生意就很红火了。

再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其他产品,如电线杆、电气焊修理、电动机修理等,根据农村的需要,为公社的生产、人们的生活做了很多事情。

当时没有钱,怎么做?刚刚讲的“需方”,现在我再讲讲“供方”。我们也根据农村当时的情况,带动了其他单位,也解决了我们没有资金的困难。那时候很落后,我们王城有个搬运站,只有一辆汽车,就这一辆汽车还不能饱和,经常闲在家里。当时我们请他拉沙、拉石子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钱,他也挺高兴;当地有个拖拉机站,有三台拖拉机,也经常闲着,我说你给我们从县城拉沙、拉石子、拉水泥,我没有钱给你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你,他也很信任;当时枣阳县有个水泥厂,水泥也不是很好卖。我们去沟通,我们买水泥,暂时没有钱给你,等我东西卖了再给钱,他也答应。就是能够建立起这种信誉。

按当时的大环境,我们是逆势而行。不是刘欢有个歌曲叫《不能这样活》吗,在那时,我认为:“再也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尽管那时遭到很多打击,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。
在这个水池子靠棚子那面的水泥板上,我们用红油漆写了这样两句话:“为四化建设出力,为人民造福流汗。”别人来打击我们,我们就这样说:我们是为国为民。这两句话后来也成为了盛隆宗旨。

我们搭这个棚子生产的时候,是在1979年5月13日,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了。因为中央的政策贯彻到地方需要很长时间,我们真正得到认可,是在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枣阳县、襄阳地区两级政府找典型,找到我们,给予了肯定。1984年我被选为专业户代表参加了省里召开的会议。枣阳市100万人,就选了我一人作为代表参会。过去我一直在倒霉,后来成为了大模范。


这是我们1984年内部开会的讲话,记录了当时的情况:“入场时鞭炮齐鸣、乐队高奏,少先队员列队欢迎。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、省政协、省顾问委员会、省军区、空军负责人出席大会,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出席并做大会报告。”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,过去我遭到打压,后来成了模范,让大家学习。


也是在1984年的这个内部会议上,讲到了穿西服。省委希望我们能够带头树新风。怎么带头呢?我认为我们公司当时买了70多套西服,就是一种进取的精神表现。当时社会上不能接受穿西服,在这次讲话上,我鼓励大家在王城地区带这个头。树新风,还要立志向。我在讲话的结尾用四句话,提出了企业的新目标:“外界闻名起敬,内部深感荣幸,退休不愿离开,青年梦寐急进。”这四句话目标,现在看来,基本都实现了。

这就是我思想孕育、萌发的阶段,可以说是群体老板思想的源起。




第二个阶段,是重点建立一种机制。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机制,才能够使人自主?前面说了我的一个思想观念: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不自主做不了什么事。但是,你也要自主,他也要自主,在一起到底如何相处呢?所以要建立一种机制,让所有人都能自主,还能一起形成力量,做大做强,不仅仅是单个的个体。

通过多年的探索、努力,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“统分结合,个体为基,统分共利,集强个益”的机制,就是盛隆机制。盛隆机制的特点是大中含小,小中寓大;合中有分,分中有合;统而不僵,分而不散。将企业、团队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有机地、紧密地、融洽地结合起来。

这个机制,最核心之处就是关注人、重视人、尊重人。我最早的讲话,基本上所有表达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。我是三届湖北省人大代表,当时人大会上记者采访我,用的新闻标题是《关注人·尊重人·重视人》。


这个时候我们进了枣阳县城。尽管条件简陋,我们把培养培养年轻人做厂长、经理作为重要目标、任务。最初很多人笑话我们,说我们是专门制经理厂长帽子的,搞虚的。虽然有人嘲笑我们,但我们仍然坚持,因为我们心里有自己的主张,有自己的目的。虽然内部也有些人不明白,但我天天鼓励年轻人:你将来一定会当上厂长、当上经理。怎么当?一起创!先学习怎么当,只要具备了当厂长的能力,就一定会有个厂让你当厂长。有能力当经理了,你一定就有了公司。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不停地灌输。



后来发展到武汉。在1997年的一个讲话中,我们提出:“培养出一千个经理、一千个厂长,自然就会有一千个公司、一千个厂。”通过这个讲话,可以看到当时的群体老板思想,已基本成熟,只是还没明确提出来叫“群体老板”。

1998年,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基本形成。

群体老板体制是盛隆人的共同需要。在我们公司,我是创始人,但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不是老板。那时我非常反感别人叫我老板,我最喜欢的称呼是经理。因为我的想法是把大家培养成经理、厂长,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经理、一个厂长。谁叫我老板,我非常恼火,我认为老板是有剥削性质的。

群体老板体制,从根本上说是做人、做事、创业、创新的需要。在“大呼隆”时代,很多人的强烈愿望就是想做事,但是做不了事。

在座的很多都是老师,我再讲讲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。1971年,王城镇一个学校搬迁重建,我也被派去建这个学校。我们在那做技工,很多很有水平的老师、高级知识分子,在那里做小工,帮技工打下手。还有从农村派来的一些农民工当小工,其中有些素质较差的人,把那些老师根本就不当人。我当时看到心里非常难受,有时候会出来阻止一下。

我印象比较深的,有一个王老师,老批他是国民党的三级翻译官。后来我从谢纯德(我国最早的电信专家,枣阳王城人)的自传里才知道,他在读研期间也被蒋介石直接下令派去远东战场做翻译。我才知道那时候翻译官是很光荣的身份,当时中国很少有懂外语的人,王老师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派往远东战场是件挺光荣、很有功劳的事情,却受到错误的批判,人格上受到侮辱,而自己非常地无奈。社会扭曲了是很可怕的,在那个时代,王老师想把他的知识传授给别人,却做不到。

我们的群体老板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?就是人要自主、有尊严地做人、做事,要创业、要创新。怎么去创业?怎样才能成功?我总结了一个创业成功公式:做你能做+会做+愿意做+价值最高的工作=成功。大家的需要是什么?具体讲是成人、成才、成功,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。


我们公司提倡的价值观是:帮助青年成长、成才、成功的人数=价值的大小。在我们公司,帮的人越多,受到的尊重越多,大家都向你学习。


我们一直将工厂不仅仅定位为工厂,将工人没有定位为工人。所有人都是创业的准老板,是来上学的,不是来做工的。公司的文化氛围就是这样。所以我们提出了“两个第一”,一是出产品,二是出人才。


我们还提出“今日兵、明日将、后日率领三军打大仗”的群体老板三部曲。

第一步,从刚进公司的创业者、准老板,成长为一个老板。在我们公司,不是有钱就是老板。必须是在公司自己挣到钱,才能成老板。我们的老板,是从没有钱到挣到钱。挣到钱之后,还有100万去发展,就可以在公司注册。这100万放在公司里是发展资金,有这100万就成为了小老板。再做大之后,有300万,就是个中老板,成为总经理。再发展做大,做到1000万,就是个大老板,成为总裁。
第二步,我们提出了一个五五理论:用500万帮带50名青年。这500万必须是自己挣到的钱,不是你挣到的就不一样了。为什么不一样呢?你自己都不会挣钱,怎么帮助别人呢。自己挣到了钱,才有帮助别人的能力。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只有“将”才能带领“兵”。

“将”必须有人。所以我们定了50人的基础团队,没有这50人,你就还是一个兵,是一个大兵、老兵,但不是将。把将做好了,下一步再发展,就可以带领三军,有营销、生产、研发,就可以做更大的事情。

实际上,我们提出的一些方向目标,在实践推动中也有困惑。提了一个目标,定了一个方向,却一时实现不了。实现不了,就要想办法。前面提到的培养人、关注人,“两个第一”,这些方式很有效果,我们公司很多老板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。现在怎么才能帮助老板做大做强,能够带领三军?为实现这个目标,后来我们提出了“241”。


盛隆群体老板241:“2”是指“两个第一”;“4”是指“四百战略”——网通百城、携手百企、链接百校、创建百团;“1”是指“一个新商品”——盛隆电气智能用电保证20年。

着重介绍一下“四百战略”。首先是“网通百城”:拥有团队、能力、实力之后,接下来该怎么做?寻找一百个新的城市去发展。不少老板已经在这样做。比如盛创三公司到重庆、成都去发展。

“携手百企”:到新的城市,与当地同行企业合作。收购、兼并、合资、合作都行。目前,三公司与四川乐山晟嘉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得非常好,双方都很受益。盛创十二公司到西安发展,与西安的润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。润维过去在这个行业做得不错,后来发展不景气。他们公司董事长表示已经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,也慢慢在转行了。现在我们跟它合作,盛隆有技术、有产品,跟我们合作后它又活了。现在我们与润维一起,两个力量相结合,共同在西安做更大的事情。

“链接百校”:我们过去一直与高校有很多合作,但相对零散。今年提出与一百所高校合作。与政府、《楚天都市报》合作的“创业导师高校行”活动,已经走进16所高校。我们的老板作为创业导师,到高校去演讲,指导大学生创业,吸引大学生加入团队。过去我们寻找创业人才很困难。刚刚说到的三公司,现在与文华学院合作。很多学生,尤其是学生干部,没毕业就来进行创业实践。既不影响学习,也不影响创业,二者兼顾。人才就一批批地加入。

“创建百团”:到一个新的城市去,整合这个城市各方面的资源,跟城市的企业、高校合作。在一个地方建立一个地方企业,这叫“创建百团”。

“一个新商品”:通过“四百战略”,我们建设了很大的队伍。卖什么呢?经过思考、讨论,就推出了“一个新商品”。过去电气行业长期被国际三大品牌ABB、施耐德、西门子垄断,现在我们的产品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智能方面,比国际品牌更好,做到了引领。但是,如果向用户介绍我们的产品比国际品牌还好,大部分人不会相信。说跟他们一样,别人都很难接受。所以我们推出一个新商品,用智能、先进的硬件产品和人性化、完善高端的服务来引领,不单纯去比较一个设备、一个元器件的好坏。新商品就是卖诚信。实际上这与我们创业时的思想一致,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誉。

比如说清华大学,如果我认识校长,就与校长谈:清华大学一年在用电方面所花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有多少?在总费用的基础上减10%、20%,将这个费用给盛隆,所有与电相关的事我们包了,包括电费都可以承包,不用客户操心,保证你们未来20年的用电是智能、节能、安全、舒适、美好的。如果客户不相信,我们可以在银行开保函。因为我们有产品、技术、能力,能够做到保证20年。

9月22日,我们在武汉举办了“盛隆电气智能用电(2017)博览会”,现场签了756亿的订单,都是一些很大很重要的项目和单位,包括北京卫星制造厂。经过我们多年的积累,客户相信我们的技术、能力,也相信我们的诚信。


“241”是群体老板生机活力、生生不已、不断发展、提升的特点呈现,是群体老板制度深化发展的新阶段。


“盛隆群体老板241”生生不已、与时俱进。它有一种持续生发的力量,这种力量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:

1、体制内部机制的生发:争先、争优、争第一;长带幼、强带弱、老带青。

2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、宏观环境(经济新常态、供给侧改革等)引导、创设、给力的生发。

3、盛隆文化、盛隆哲学的生发。

4、核心是来自于人性化、力量大、持久性的根本特点。


我们提出要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,对我们的群体老板提出了明确要求,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。我们从各方面引导大家这样去做,这是一个硬性的检验标准。


我们的“四百战略”和产学研是完全吻合的。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、国家产学研促进会副会长李健教授,曾给我们做产学研新发展的专题培训。今年11月,在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,“四百战略”创新发展模式被评为全国10大好案例,盛隆获评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。


我们推行“四百战略”的过程中,还举办了多场先行领军竞选大会。在校或毕业大学生参加竞选,竞选成功后去一个城市进行前期考察。如果做得好,可能你将来就是盛隆在这个城市的领军人物。

还有前面讲到的“创业导师高校行”,其中一场是我在武汉大学主讲。讲完后,武大的一批硕士、博士专门到我们公司去,希望进一步深入交流。交流之后,他们认为有收获,又请我再去武大讲。这是第二次讲座之前,一个学生问我:“谢总,你为什么对年轻人创新创业这么热心?”我回答:“我喜欢!”

这个“我喜欢”实际上就是体现盛隆文化、盛隆哲学。“帮助别人就是成全自己,成功他人定能实现自我。”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,我很喜欢,做上瘾了。实际上我几十年办企业,一直都在做这个事情。

我们的副董事长,她经常在大学里面演讲,我每天在公司给年轻人做培训。她说我是幼儿园老师,开始我还没在意,后来我觉得她说得挺准,我喜欢做这个幼儿园老师,我做了几十年。


我们公司每年都组织老板出国考察学习。第十次在法国考察期间,我总结群体老板体制的特点:人性化、力量大、持久性;总结盛隆电气的文化特点:自然、阳光、向上。群体老板完全植根于人性。“大呼隆”时代是对人性的漠视,是违背人性的。群体老板体制是顺应人性,寻找人的需要,实现人的需要。

盛隆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?实际上,我们没有刻意去建设文化,我们的文化是自然形成的,一切源于自然。张老师刚才问我们,《盛隆之歌》的歌词是谁写的?我说我们自己写的。但我在公司内部说,这个歌词不是谁能写得出来的,而是我们几十年做出来的。我们公司有人说,一唱《盛隆之歌》就头皮发麻。为什么?因为那些歌词撞击你的心脏,那就是你的经历,你的真实感受。

盛隆的自然、阳光,还体现在我们非常透明,能够接受批评。就是要敞开,让别人看到我们的问题,获得更多的关注、帮助。我们一直定位是中国的盛隆,世界的盛隆。盛隆文化一直就是积极向上、有追求、永不满足的。


盛隆群体老板到底是什么?我们出了一本教材,有两个书名:《盛隆群体老板之路》和《盛隆文化读本》。我最近又总结了两句话:群体老板是盛隆文化之体,盛隆文化是群体老板之魂。

上次参加陈明哲教授组织的第八届动态竞争国际论坛,我在回答提问时有这么一段话:俗话说当家三年狗也嫌,我在盛隆当家几十年,没有狗嫌,只有人感谢。很多同事对我表示感谢,我对他们也非常感谢。我们之间是在相互帮助。我现在出去做演讲,都是我们同事把我带出来的。他们先去大学里演讲,后来别人就希望见见董事长。也是因为同事们的帮助,把我的舞台扩大了。我感谢我所有的同事,当然同事们也很感谢我。我觉得这样特别美好,所以我每天都非常幸福地在工作。昨天我外孙女跳舞,她姥姥说:跳了一天舞不累吗?我说,她跳舞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,肯定不累。就像你说我开会累一样,我开会,就是在享受工作、享受生活。谢谢大家!

主持人:感谢谢总的分享。接下来请谢总和宋教授上台就坐。

宋学宝教授评析盛隆群体老板案例

宋学宝:刚才谢总讲得特别好,理解盛隆群体老板模式的背景,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。改变中国历史的,是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。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联产承包。联产承包发挥了家庭的积极性,发挥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积极性、创造性。所以,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没有乡镇企业,没有乡镇企业就没有盛隆。

谢总曾讲过,当时大家都不会销售,怎么办呢?就给大家派任务,给每个人规定任务,包干制,就这样发展起来了。不断实践,不断完善。与盛隆同时代的乡镇企业,比如幸福服装厂、万向集团、大邱庄等都不存在了。经过大浪淘沙,盛隆电气留下来了。就证明这套机制,这个模式经得起时间检验,符合时代潮流,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,符合人性。

241战略,2是基础,4是策略,1是旗帜。智能用电是一面旗帜,而不仅仅是一个商品,它代表了未来,因为未来是智能驱动时代。“四百战略”就是解决群体老板困境的四个法宝。群体老板可能面临什么问题?成功的老板可能发展的动力下降,就需要新的人员进来。这个企业是湖北的,湖北人太多了,占湖北市场比例太大了,怎么办呢?那就去网通百城。再就是链接百校,年轻人是最富有创业激情的,要把学生吸引进来。学生中具有创业激情的,可能不到1%,最多不超过5%。要把这部分人吸引进来。创建百团,不是说原来的团队不好,有些团队总会有惰性。所以需要发展团队。

管理的理论源于管理的实践,中国的管理理论源于中国的管理实践。中国有越来越多好的企业。我为《盛隆文化读本》写过序,以前也为《德胜员工守则》写过序。这两个企业,在将来中国的管理理论历史上,一定会留下一笔。我是湖北人,我为湖北人骄傲!

主持人:请两位嘉宾主席台就坐,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。

北方民族大学祁伟宏

 

北方民族大学祁伟宏:非常感谢谢总和宋教授的分享。我是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的老师,我非常关注双创。我感兴趣的是,谢董事长为什么要做一个盛隆创业学院?第二个问题是,您如何把企业的创业理念与高校的创业教育对接,如何去合作?谢谢!

谢元德:最初,我们将整个盛隆电气定义为盛隆大学。所有来公司的人,都定位是来学习的。学习做经理、做厂长。

后来湖北省时任省委书记李鸿忠来调研,我们集团总裁谢洪潮博士介绍了这个方面的内容。省委书记很关注,表示现在就缺领军人才。提出政府与盛隆合作,建立老板工厂,每年为武汉市培养500个老板。

根据这个指示,我们就成立了盛隆大学武汉创业学院。当然,也有办过大学的校长与我们联系,希望一起办能颁发文聘的大学,他觉得我们什么条件都具备。这个校长询问我们,办创业学院,是不是想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给上不了大学的农村高中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;二是对毕业大学生进行再培训,为公司未来发展积蓄人才。

实际上我真实的思想是什么?我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还是有一些缺陷。很早之前我也遇到困惑,我只要一放权,让干部去选干部,他们多半会选高中生而不选大学生。当干部要实实在在做事,高中生沉得下去,他积累的经验管用。但我还是认为干部要做大事,要有后劲,还是需要受过更好教育的人。

所以我几十年都在做一个事情:一方面是培养高中生,往上提;另一方面是引进大学生,往下压。把大学生往下压,总是失败。公司内部评价说是屡败屡战。我总结也谈不上是完全失败,只是成功率高低,公司发展这么好,那就没有失败。

总之,办创业学院是对目前大学教育的一种补充。我们这几十年所做的事情,就是企业和大学的双重联合。我们一直没有把盛隆只当一个企业来经营,当然说我们是个真正的大学也不像。前几天,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来企业考察,她评价盛隆:盛隆是孵化器但也不仅仅是孵化器,是平台但也不仅仅是平台,是工厂但也不仅仅是工厂,是学校但也不仅仅是学校。

她的说法我非常认同。我们什么也不完全是,也都有点像。我们盛隆就是自然而然地去发展,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定义。按照这些思路朝前走,大家感觉很好,企业发展很快,社会上的关注也越来越多,我们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。谢谢这位老师。
 

现场提问者

 

提问者:谢董,您刚刚的发言让我感觉非常震撼。一个好的企业文化,必须能够落地,能够打通路径,从起点走到目标。我想了解,老板有大、中、小老板,小老板需要赚足100万。赚100万对一般员工来讲,不是很容易完成的事。这方面盛隆有没有制度性的安排。

谢元德:这个坎是最难过的。不仅仅是要赚到100万,还要除了自己的消费,能够积累100万用来投入。这个是非常难的,你提的问题非常好。你问公司有没有什么支持、帮助,我认为有几点很重要:

1、前面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,看得见、摸得着,有成功、有失败。我我们有很多活案例,对他就是帮助。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,他就会去思考;

2、有人帮、有人带。过去当然没有,现在有人带。现在群体老板力量越来越大,成功率越来越高,一是有很多学习的榜样,二是有人帮、有人带。帮他带他的是一个实干家,他知道怎么帮。

3、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不见的,就是我最早所说的思想和文化认同。就是我们书上写的: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。1979年,我们一无所有,为什么别人信任我们?就是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。创业青年必须真心实意相信、认同盛隆的文化,群体老板文化。

宋学宝:我补充一下。大家理解群体老板,企业家精神很重要。首先,他们选择的是有企业家精神,有激情,愿意创业的群体。我刚才说只有1%,甚至还不到。所以说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有点过了,不应该让那么多人去创业。大家要面对现实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你不适合盛隆。为什么,因为你要有激情,你要愿意吃苦,不要想有制度安排。往前走,那些都是有的,但如果你不是这一块料,你就别去干。他也是在选择,选择合适的人。盛隆有文化、有制度、有前景、有支持,但你必须首先要认同自己,青山因我在。进盛隆的人首先得相信自己,你不相信自己,那你就别去。他是批量式地培养老板,让你的创业更容易,但你是不是创业的料?如果你不是,就别去。

主持人:由于时间关系,请大家问最后一个问题。
 
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员张春依

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员张春依:谢总您好,请问群体老板模式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和业绩发展的贡献到底有多大?您自己怎么去考量这个问题?

谢元德:你是复旦大学的?
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员张春依:是的,代表陈明哲老师向您问好,他下下星期会来我们学院。

谢元德:谢谢。复旦大学陆院长前段时间也专程来到我们武汉盛创院,我们见了面。

对群体老板价值的评估,我认为我这一辈子做了这么一件事,非常地值!我很难估量它的价值究竟有多大,但可以分享一些它比较具体的意义。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,不仅是企业经营的问题,包括怎么做人,如何教育子女。出版社负责《盛隆群体老板之路》的编辑,看这本书入迷了,他觉得这本书对教育小孩都非常有用。

我们这个体制,对企业的发展,对社会的发展,都是一个正能量。对于人的影响,就是越做越健康,越做越提升,越做越享受。我们的群体老板,不发展、不前进,就做不下去;没有人与人互相帮助的思想,就做不下去;你只自己要自主,不给别人自主,根本就发展不起来。它非常硬性地制约了人性的弱点,让你只能朝好的方向发展,朝坏的方向一走就垮。

我非常感谢这个时代。演讲开篇我讲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“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。”尽管我经历的那个时代有很多苦涩的地方,但我还是很感恩时代,让我经历了这些事情。从而形成了我此前讲到的三点基本思想,并且坚信不疑。我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里有两句话说的很好:“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。”我看了这几句话觉得古人真是了不起。这两句话大意是说,不管你是否善良,我都对你善良,不管你是否诚信,我都对你诚信。我是善,就得到善,我是信,就得到信。我对这两句话,非常认同。

近年来,别人总问我成功之道,后来我总结就是两个词:信任、关爱。我对所有人都信任、关爱。在公司,把年龄上差距不大的当兄弟姐妹,年轻的当子女后辈。有同事给我发信息:“董事长,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父母,就是你对我最好。我感恩您一辈子!”所以盛隆人的相处,就跟家人一样。当然也有不好的现象,有同事说,是欺负我的善良,我不这样认为。总之,好的是主流。

大家在一起创业、一起发展,长期建立了相互的信任,珍惜我们共同的企业,共同的品牌,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危机感,促使大家一起谋划更为长远的发展。“群体老板241”,就是帮助大家更好地发展。投身群体老板,学在“两个第一”,做在“四百战略”,卖在“一个新商品”。

在电气这个行业,我们现在推出的一个新商品,那就是一绝,是改变这个行业的,在国内国外都没有竞争对手。我们提出的“智能用电保证20年”,就是创造美好、奉献美好。

盛隆群体老板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,还具有超越企业体制的意义。因为我们一直把盛隆定义为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,还是一个社会组织。我们多年来,一直在承担更多经济以外的职责,为社会创造价值,承载人们对企业的期望,这也是盛隆能够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。

宋学宝:我用一句话总结:没有群体老板体制,就没有盛隆的今天,也没有盛隆的未来。别人也不好学,因为盛隆的文化是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”一个企业可以追求利益,而且必须追求利益,但是一个企业如果不超越利益,就不会有未来,就不可能创造奇迹。正是因为盛隆超越了利益,所以她创造了奇迹。非常感谢谢总的分享,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!

宋学宝教授向谢元德董事长赠送礼物


与会人员纷纷拿着《盛隆群体老板之路》请谢元德董事长签名


12月10日上午,“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”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举行。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受邀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主题发表演讲。来自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近200名经管专业的教授、学者参加。
 


盛隆群体老板体制:创建历程及今天如何推进发展

在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上的讲话及交流(根据录音整理)

2017年12月10日  清华大学

 

谢元德: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

宋学宝: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

 

主持人:今天,我们荣幸邀请到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,来参加案例展示和讨论会,首先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谢元德董事长。

盛隆的群体老板案例,是由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宋学宝教授主要开发的。该案例半年前已经纳入我们的案例库。稍后请谢董事长为我们介绍,之后有一个互动问答环节,由谢董事长和宋教授一起与大家互动。下面有请谢董事长为我们讲一讲盛隆电气的故事。

 

谢元德董事长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题进行演讲

 

研讨会现场

 

谢元德:很高兴向各位老师汇报盛隆群体老板体制,讲讲我们企业的一些思想和做法,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。



我的介绍分为四部分,也相当于我们发展的四个阶段:

一、“大呼隆”时代的困惑:没有自主,就没有责任;

二、统分结合机制:造就领军人物,激励创业创新;

三、盛隆群体老板制度:盛隆人的共同需要;

四、盛隆群体老板241:生生不已、与时俱进。


在座的很多年轻人不太了解“大呼隆”时代。我所指的是在“大跃进”时代,大家的劲头很足,但是劳动的效率非常低,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,基本持续到改革开放。在这个时代,我有很多困惑。因为困惑和思考,萌发、形成了一些思想和观念。

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“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”,对此我有很深的感悟。

这是1979年我们创建之初的全貌,我脚下踩的是我们的产品电线杆,后面就是我们的生产车间,也做水泥瓦,这基本就是我们的全部。

这里用到:“逆势而行: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实际上,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时代是不吻合的。从1979年创始之初,一直遭受政府的打压,直到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,而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政治是完全不一致的。

“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”。当时大家基本没有什么自主,都是上面指挥,下面按指挥去做。这种做法效果不好,也受到很多抵触。有些人虽然在做事,但其实是在搞破坏。也不是恶意破坏,就是对上面瞎指挥的不能接受,表面上听你的,实际上做的完全相反。自己骗自己,最后还是自己倒霉。整个社会好多年普遍存在这种现象。

这个阶段,是群体老板思想孕育、初步形成的阶段。我形成了以下三个基本思想观念:

一、人是善良、诚信的;

二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帮助,决不是相互利用;

三、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

这三点是构建群体老板必须的思想基础。可以说,在盛隆能否成长为真正的群体老板并取得更长远发展,取决于是否具有这三点思想。

你认为人是善的,还是恶的?你认为人是诚信的,还是不诚信的?不同的思想,就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做法。我从骨子里相信这三点,源于我所处的时代和经历。

我经历了“大跃进”时代,“三年自然灾害”没饭吃的时代,还经历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时代。这些时代都很考验人性。在没饭吃的时代,我有个表哥,个子大,力气大,饭量也大。那时粮食是按人定量的,所以他吃不饱。在他快饿死时,他给我们家送来一点米,用布缠在腰上,大概有一两斤。他跟我妈妈说:“舅母,我这有点米,给弟弟妹妹们吃。”过了几天,他就饿死了。当时我9岁,这几十年,当时的情景一直印在我脑海里,非常清晰。正是因为这些经历,让我从骨子里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帮助的。

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送米给我妈妈?是因为我妈妈也对他很好,他临死之前想报答。这些经历,让我看到人性本真的一面。

现在,习总书记提出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。我对美好的理解,是方方面面的美好,不仅仅是吃得好、穿得好、用得好、住得好,而是人与社会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好。

回到刚才讲的自主,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。当时社会上没有自主,经济也非常糟糕。我看到社会上很多有价值的事可做,但不能做。但还是有一些途径可以去做,就是向生产队交钱,做副业。现在叫创新创业,那时叫做副业,主业是种田。当时的农村,人们做事很早。到这时,我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副业了。这样能够得到一些自主,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,当然也不是很顺畅。

这张图片是1979年5月13日我们搭了个棚子,后来做总结,就以这个时间为盛隆创业的开始。在这个阶段,我们了解到当地有个教育组,建房子需要水泥瓦,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,二毛四一块,要付运费,还有损耗。我知道这个信息后,马上去找领导谈,说我来为你们做水泥瓦,只要一毛八一块,直接把瓦装到房子上,没有运费、没有损耗,价格还便宜六分钱。但是我有一个条件,得先付定金。当时我什么都没有,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就答应了。所以我认为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。我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已经有信誉了,虽然没有工厂没有钱,但他信我这个人。

我们就抓紧出去学习、考察,打听到仅投资铸铁瓦胎子就得800元,当时我们80元也拿不出来。之后我们就自己研制了一套生产设备,把产品做出来了。兑现了当时的承诺,一毛八一块瓦,直接在房子上数。后来很多老百姓建房也来找我们买瓦,一下子生意就很红火了。

再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其他产品,如电线杆、电气焊修理、电动机修理等,根据农村的需要,为公社的生产、人们的生活做了很多事情。

当时没有钱,怎么做?刚刚讲的“需方”,现在我再讲讲“供方”。我们也根据农村当时的情况,带动了其他单位,也解决了我们没有资金的困难。那时候很落后,我们王城有个搬运站,只有一辆汽车,就这一辆汽车还不能饱和,经常闲在家里。当时我们请他拉沙、拉石子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钱,他也挺高兴;当地有个拖拉机站,有三台拖拉机,也经常闲着,我说你给我们从县城拉沙、拉石子、拉水泥,我没有钱给你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你,他也很信任;当时枣阳县有个水泥厂,水泥也不是很好卖。我们去沟通,我们买水泥,暂时没有钱给你,等我东西卖了再给钱,他也答应。就是能够建立起这种信誉。

按当时的大环境,我们是逆势而行。不是刘欢有个歌曲叫《不能这样活》吗,在那时,我认为:“再也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尽管那时遭到很多打击,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。
在这个水池子靠棚子那面的水泥板上,我们用红油漆写了这样两句话:“为四化建设出力,为人民造福流汗。”别人来打击我们,我们就这样说:我们是为国为民。这两句话后来也成为了盛隆宗旨。

我们搭这个棚子生产的时候,是在1979年5月13日,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了。因为中央的政策贯彻到地方需要很长时间,我们真正得到认可,是在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枣阳县、襄阳地区两级政府找典型,找到我们,给予了肯定。1984年我被选为专业户代表参加了省里召开的会议。枣阳市100万人,就选了我一人作为代表参会。过去我一直在倒霉,后来成为了大模范。


这是我们1984年内部开会的讲话,记录了当时的情况:“入场时鞭炮齐鸣、乐队高奏,少先队员列队欢迎。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、省政协、省顾问委员会、省军区、空军负责人出席大会,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出席并做大会报告。”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,过去我遭到打压,后来成了模范,让大家学习。


也是在1984年的这个内部会议上,讲到了穿西服。省委希望我们能够带头树新风。怎么带头呢?我认为我们公司当时买了70多套西服,就是一种进取的精神表现。当时社会上不能接受穿西服,在这次讲话上,我鼓励大家在王城地区带这个头。树新风,还要立志向。我在讲话的结尾用四句话,提出了企业的新目标:“外界闻名起敬,内部深感荣幸,退休不愿离开,青年梦寐急进。”这四句话目标,现在看来,基本都实现了。

这就是我思想孕育、萌发的阶段,可以说是群体老板思想的源起。




第二个阶段,是重点建立一种机制。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机制,才能够使人自主?前面说了我的一个思想观念: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不自主做不了什么事。但是,你也要自主,他也要自主,在一起到底如何相处呢?所以要建立一种机制,让所有人都能自主,还能一起形成力量,做大做强,不仅仅是单个的个体。

通过多年的探索、努力,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“统分结合,个体为基,统分共利,集强个益”的机制,就是盛隆机制。盛隆机制的特点是大中含小,小中寓大;合中有分,分中有合;统而不僵,分而不散。将企业、团队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有机地、紧密地、融洽地结合起来。

这个机制,最核心之处就是关注人、重视人、尊重人。我最早的讲话,基本上所有表达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。我是三届湖北省人大代表,当时人大会上记者采访我,用的新闻标题是《关注人·尊重人·重视人》。


这个时候我们进了枣阳县城。尽管条件简陋,我们把培养培养年轻人做厂长、经理作为重要目标、任务。最初很多人笑话我们,说我们是专门制经理厂长帽子的,搞虚的。虽然有人嘲笑我们,但我们仍然坚持,因为我们心里有自己的主张,有自己的目的。虽然内部也有些人不明白,但我天天鼓励年轻人:你将来一定会当上厂长、当上经理。怎么当?一起创!先学习怎么当,只要具备了当厂长的能力,就一定会有个厂让你当厂长。有能力当经理了,你一定就有了公司。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不停地灌输。



后来发展到武汉。在1997年的一个讲话中,我们提出:“培养出一千个经理、一千个厂长,自然就会有一千个公司、一千个厂。”通过这个讲话,可以看到当时的群体老板思想,已基本成熟,只是还没明确提出来叫“群体老板”。

1998年,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基本形成。

群体老板体制是盛隆人的共同需要。在我们公司,我是创始人,但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不是老板。那时我非常反感别人叫我老板,我最喜欢的称呼是经理。因为我的想法是把大家培养成经理、厂长,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经理、一个厂长。谁叫我老板,我非常恼火,我认为老板是有剥削性质的。

群体老板体制,从根本上说是做人、做事、创业、创新的需要。在“大呼隆”时代,很多人的强烈愿望就是想做事,但是做不了事。

在座的很多都是老师,我再讲讲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。1971年,王城镇一个学校搬迁重建,我也被派去建这个学校。我们在那做技工,很多很有水平的老师、高级知识分子,在那里做小工,帮技工打下手。还有从农村派来的一些农民工当小工,其中有些素质较差的人,把那些老师根本就不当人。我当时看到心里非常难受,有时候会出来阻止一下。

我印象比较深的,有一个王老师,老批他是国民党的三级翻译官。后来我从谢纯德(我国最早的电信专家,枣阳王城人)的自传里才知道,他在读研期间也被蒋介石直接下令派去远东战场做翻译。我才知道那时候翻译官是很光荣的身份,当时中国很少有懂外语的人,王老师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派往远东战场是件挺光荣、很有功劳的事情,却受到错误的批判,人格上受到侮辱,而自己非常地无奈。社会扭曲了是很可怕的,在那个时代,王老师想把他的知识传授给别人,却做不到。

我们的群体老板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?就是人要自主、有尊严地做人、做事,要创业、要创新。怎么去创业?怎样才能成功?我总结了一个创业成功公式:做你能做+会做+愿意做+价值最高的工作=成功。大家的需要是什么?具体讲是成人、成才、成功,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。


我们公司提倡的价值观是:帮助青年成长、成才、成功的人数=价值的大小。在我们公司,帮的人越多,受到的尊重越多,大家都向你学习。


我们一直将工厂不仅仅定位为工厂,将工人没有定位为工人。所有人都是创业的准老板,是来上学的,不是来做工的。公司的文化氛围就是这样。所以我们提出了“两个第一”,一是出产品,二是出人才。


我们还提出“今日兵、明日将、后日率领三军打大仗”的群体老板三部曲。

第一步,从刚进公司的创业者、准老板,成长为一个老板。在我们公司,不是有钱就是老板。必须是在公司自己挣到钱,才能成老板。我们的老板,是从没有钱到挣到钱。挣到钱之后,还有100万去发展,就可以在公司注册。这100万放在公司里是发展资金,有这100万就成为了小老板。再做大之后,有300万,就是个中老板,成为总经理。再发展做大,做到1000万,就是个大老板,成为总裁。
第二步,我们提出了一个五五理论:用500万帮带50名青年。这500万必须是自己挣到的钱,不是你挣到的就不一样了。为什么不一样呢?你自己都不会挣钱,怎么帮助别人呢。自己挣到了钱,才有帮助别人的能力。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只有“将”才能带领“兵”。

“将”必须有人。所以我们定了50人的基础团队,没有这50人,你就还是一个兵,是一个大兵、老兵,但不是将。把将做好了,下一步再发展,就可以带领三军,有营销、生产、研发,就可以做更大的事情。

实际上,我们提出的一些方向目标,在实践推动中也有困惑。提了一个目标,定了一个方向,却一时实现不了。实现不了,就要想办法。前面提到的培养人、关注人,“两个第一”,这些方式很有效果,我们公司很多老板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。现在怎么才能帮助老板做大做强,能够带领三军?为实现这个目标,后来我们提出了“241”。


盛隆群体老板241:“2”是指“两个第一”;“4”是指“四百战略”——网通百城、携手百企、链接百校、创建百团;“1”是指“一个新商品”——盛隆电气智能用电保证20年。

着重介绍一下“四百战略”。首先是“网通百城”:拥有团队、能力、实力之后,接下来该怎么做?寻找一百个新的城市去发展。不少老板已经在这样做。比如盛创三公司到重庆、成都去发展。

“携手百企”:到新的城市,与当地同行企业合作。收购、兼并、合资、合作都行。目前,三公司与四川乐山晟嘉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得非常好,双方都很受益。盛创十二公司到西安发展,与西安的润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。润维过去在这个行业做得不错,后来发展不景气。他们公司董事长表示已经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,也慢慢在转行了。现在我们跟它合作,盛隆有技术、有产品,跟我们合作后它又活了。现在我们与润维一起,两个力量相结合,共同在西安做更大的事情。

“链接百校”:我们过去一直与高校有很多合作,但相对零散。今年提出与一百所高校合作。与政府、《楚天都市报》合作的“创业导师高校行”活动,已经走进16所高校。我们的老板作为创业导师,到高校去演讲,指导大学生创业,吸引大学生加入团队。过去我们寻找创业人才很困难。刚刚说到的三公司,现在与文华学院合作。很多学生,尤其是学生干部,没毕业就来进行创业实践。既不影响学习,也不影响创业,二者兼顾。人才就一批批地加入。

“创建百团”:到一个新的城市去,整合这个城市各方面的资源,跟城市的企业、高校合作。在一个地方建立一个地方企业,这叫“创建百团”。

“一个新商品”:通过“四百战略”,我们建设了很大的队伍。卖什么呢?经过思考、讨论,就推出了“一个新商品”。过去电气行业长期被国际三大品牌ABB、施耐德、西门子垄断,现在我们的产品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智能方面,比国际品牌更好,做到了引领。但是,如果向用户介绍我们的产品比国际品牌还好,大部分人不会相信。说跟他们一样,别人都很难接受。所以我们推出一个新商品,用智能、先进的硬件产品和人性化、完善高端的服务来引领,不单纯去比较一个设备、一个元器件的好坏。新商品就是卖诚信。实际上这与我们创业时的思想一致,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誉。

比如说清华大学,如果我认识校长,就与校长谈:清华大学一年在用电方面所花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有多少?在总费用的基础上减10%、20%,将这个费用给盛隆,所有与电相关的事我们包了,包括电费都可以承包,不用客户操心,保证你们未来20年的用电是智能、节能、安全、舒适、美好的。如果客户不相信,我们可以在银行开保函。因为我们有产品、技术、能力,能够做到保证20年。

9月22日,我们在武汉举办了“盛隆电气智能用电(2017)博览会”,现场签了756亿的订单,都是一些很大很重要的项目和单位,包括北京卫星制造厂。经过我们多年的积累,客户相信我们的技术、能力,也相信我们的诚信。


“241”是群体老板生机活力、生生不已、不断发展、提升的特点呈现,是群体老板制度深化发展的新阶段。


“盛隆群体老板241”生生不已、与时俱进。它有一种持续生发的力量,这种力量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:

1、体制内部机制的生发:争先、争优、争第一;长带幼、强带弱、老带青。

2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、宏观环境(经济新常态、供给侧改革等)引导、创设、给力的生发。

3、盛隆文化、盛隆哲学的生发。

4、核心是来自于人性化、力量大、持久性的根本特点。


我们提出要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,对我们的群体老板提出了明确要求,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。我们从各方面引导大家这样去做,这是一个硬性的检验标准。


我们的“四百战略”和产学研是完全吻合的。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、国家产学研促进会副会长李健教授,曾给我们做产学研新发展的专题培训。今年11月,在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,“四百战略”创新发展模式被评为全国10大好案例,盛隆获评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。


我们推行“四百战略”的过程中,还举办了多场先行领军竞选大会。在校或毕业大学生参加竞选,竞选成功后去一个城市进行前期考察。如果做得好,可能你将来就是盛隆在这个城市的领军人物。

还有前面讲到的“创业导师高校行”,其中一场是我在武汉大学主讲。讲完后,武大的一批硕士、博士专门到我们公司去,希望进一步深入交流。交流之后,他们认为有收获,又请我再去武大讲。这是第二次讲座之前,一个学生问我:“谢总,你为什么对年轻人创新创业这么热心?”我回答:“我喜欢!”

这个“我喜欢”实际上就是体现盛隆文化、盛隆哲学。“帮助别人就是成全自己,成功他人定能实现自我。”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,我很喜欢,做上瘾了。实际上我几十年办企业,一直都在做这个事情。

我们的副董事长,她经常在大学里面演讲,我每天在公司给年轻人做培训。她说我是幼儿园老师,开始我还没在意,后来我觉得她说得挺准,我喜欢做这个幼儿园老师,我做了几十年。


我们公司每年都组织老板出国考察学习。第十次在法国考察期间,我总结群体老板体制的特点:人性化、力量大、持久性;总结盛隆电气的文化特点:自然、阳光、向上。群体老板完全植根于人性。“大呼隆”时代是对人性的漠视,是违背人性的。群体老板体制是顺应人性,寻找人的需要,实现人的需要。

盛隆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?实际上,我们没有刻意去建设文化,我们的文化是自然形成的,一切源于自然。张老师刚才问我们,《盛隆之歌》的歌词是谁写的?我说我们自己写的。但我在公司内部说,这个歌词不是谁能写得出来的,而是我们几十年做出来的。我们公司有人说,一唱《盛隆之歌》就头皮发麻。为什么?因为那些歌词撞击你的心脏,那就是你的经历,你的真实感受。

盛隆的自然、阳光,还体现在我们非常透明,能够接受批评。就是要敞开,让别人看到我们的问题,获得更多的关注、帮助。我们一直定位是中国的盛隆,世界的盛隆。盛隆文化一直就是积极向上、有追求、永不满足的。


盛隆群体老板到底是什么?我们出了一本教材,有两个书名:《盛隆群体老板之路》和《盛隆文化读本》。我最近又总结了两句话:群体老板是盛隆文化之体,盛隆文化是群体老板之魂。

上次参加陈明哲教授组织的第八届动态竞争国际论坛,我在回答提问时有这么一段话:俗话说当家三年狗也嫌,我在盛隆当家几十年,没有狗嫌,只有人感谢。很多同事对我表示感谢,我对他们也非常感谢。我们之间是在相互帮助。我现在出去做演讲,都是我们同事把我带出来的。他们先去大学里演讲,后来别人就希望见见董事长。也是因为同事们的帮助,把我的舞台扩大了。我感谢我所有的同事,当然同事们也很感谢我。我觉得这样特别美好,所以我每天都非常幸福地在工作。昨天我外孙女跳舞,她姥姥说:跳了一天舞不累吗?我说,她跳舞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,肯定不累。就像你说我开会累一样,我开会,就是在享受工作、享受生活。谢谢大家!

主持人:感谢谢总的分享。接下来请谢总和宋教授上台就坐。

宋学宝教授评析盛隆群体老板案例

宋学宝:刚才谢总讲得特别好,理解盛隆群体老板模式的背景,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。改变中国历史的,是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。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联产承包。联产承包发挥了家庭的积极性,发挥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积极性、创造性。所以,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没有乡镇企业,没有乡镇企业就没有盛隆。

谢总曾讲过,当时大家都不会销售,怎么办呢?就给大家派任务,给每个人规定任务,包干制,就这样发展起来了。不断实践,不断完善。与盛隆同时代的乡镇企业,比如幸福服装厂、万向集团、大邱庄等都不存在了。经过大浪淘沙,盛隆电气留下来了。就证明这套机制,这个模式经得起时间检验,符合时代潮流,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,符合人性。

241战略,2是基础,4是策略,1是旗帜。智能用电是一面旗帜,而不仅仅是一个商品,它代表了未来,因为未来是智能驱动时代。“四百战略”就是解决群体老板困境的四个法宝。群体老板可能面临什么问题?成功的老板可能发展的动力下降,就需要新的人员进来。这个企业是湖北的,湖北人太多了,占湖北市场比例太大了,怎么办呢?那就去网通百城。再就是链接百校,年轻人是最富有创业激情的,要把学生吸引进来。学生中具有创业激情的,可能不到1%,最多不超过5%。要把这部分人吸引进来。创建百团,不是说原来的团队不好,有些团队总会有惰性。所以需要发展团队。

管理的理论源于管理的实践,中国的管理理论源于中国的管理实践。中国有越来越多好的企业。我为《盛隆文化读本》写过序,以前也为《德胜员工守则》写过序。这两个企业,在将来中国的管理理论历史上,一定会留下一笔。我是湖北人,我为湖北人骄傲!

主持人:请两位嘉宾主席台就坐,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。

北方民族大学祁伟宏

 

北方民族大学祁伟宏:非常感谢谢总和宋教授的分享。我是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的老师,我非常关注双创。我感兴趣的是,谢董事长为什么要做一个盛隆创业学院?第二个问题是,您如何把企业的创业理念与高校的创业教育对接,如何去合作?谢谢!

谢元德:最初,我们将整个盛隆电气定义为盛隆大学。所有来公司的人,都定位是来学习的。学习做经理、做厂长。

后来湖北省时任省委书记李鸿忠来调研,我们集团总裁谢洪潮博士介绍了这个方面的内容。省委书记很关注,表示现在就缺领军人才。提出政府与盛隆合作,建立老板工厂,每年为武汉市培养500个老板。

根据这个指示,我们就成立了盛隆大学武汉创业学院。当然,也有办过大学的校长与我们联系,希望一起办能颁发文聘的大学,他觉得我们什么条件都具备。这个校长询问我们,办创业学院,是不是想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给上不了大学的农村高中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;二是对毕业大学生进行再培训,为公司未来发展积蓄人才。

实际上我真实的思想是什么?我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还是有一些缺陷。很早之前我也遇到困惑,我只要一放权,让干部去选干部,他们多半会选高中生而不选大学生。当干部要实实在在做事,高中生沉得下去,他积累的经验管用。但我还是认为干部要做大事,要有后劲,还是需要受过更好教育的人。

所以我几十年都在做一个事情:一方面是培养高中生,往上提;另一方面是引进大学生,往下压。把大学生往下压,总是失败。公司内部评价说是屡败屡战。我总结也谈不上是完全失败,只是成功率高低,公司发展这么好,那就没有失败。

总之,办创业学院是对目前大学教育的一种补充。我们这几十年所做的事情,就是企业和大学的双重联合。我们一直没有把盛隆只当一个企业来经营,当然说我们是个真正的大学也不像。前几天,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来企业考察,她评价盛隆:盛隆是孵化器但也不仅仅是孵化器,是平台但也不仅仅是平台,是工厂但也不仅仅是工厂,是学校但也不仅仅是学校。

她的说法我非常认同。我们什么也不完全是,也都有点像。我们盛隆就是自然而然地去发展,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定义。按照这些思路朝前走,大家感觉很好,企业发展很快,社会上的关注也越来越多,我们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。谢谢这位老师。
 

现场提问者

 

提问者:谢董,您刚刚的发言让我感觉非常震撼。一个好的企业文化,必须能够落地,能够打通路径,从起点走到目标。我想了解,老板有大、中、小老板,小老板需要赚足100万。赚100万对一般员工来讲,不是很容易完成的事。这方面盛隆有没有制度性的安排。

谢元德:这个坎是最难过的。不仅仅是要赚到100万,还要除了自己的消费,能够积累100万用来投入。这个是非常难的,你提的问题非常好。你问公司有没有什么支持、帮助,我认为有几点很重要:

1、前面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,看得见、摸得着,有成功、有失败。我我们有很多活案例,对他就是帮助。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,他就会去思考;

2、有人帮、有人带。过去当然没有,现在有人带。现在群体老板力量越来越大,成功率越来越高,一是有很多学习的榜样,二是有人帮、有人带。帮他带他的是一个实干家,他知道怎么帮。

3、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不见的,就是我最早所说的思想和文化认同。就是我们书上写的: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。1979年,我们一无所有,为什么别人信任我们?就是真心实意为用户着想。创业青年必须真心实意相信、认同盛隆的文化,群体老板文化。

宋学宝:我补充一下。大家理解群体老板,企业家精神很重要。首先,他们选择的是有企业家精神,有激情,愿意创业的群体。我刚才说只有1%,甚至还不到。所以说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有点过了,不应该让那么多人去创业。大家要面对现实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你不适合盛隆。为什么,因为你要有激情,你要愿意吃苦,不要想有制度安排。往前走,那些都是有的,但如果你不是这一块料,你就别去干。他也是在选择,选择合适的人。盛隆有文化、有制度、有前景、有支持,但你必须首先要认同自己,青山因我在。进盛隆的人首先得相信自己,你不相信自己,那你就别去。他是批量式地培养老板,让你的创业更容易,但你是不是创业的料?如果你不是,就别去。

主持人:由于时间关系,请大家问最后一个问题。
 
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员张春依

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员张春依:谢总您好,请问群体老板模式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和业绩发展的贡献到底有多大?您自己怎么去考量这个问题?

谢元德:你是复旦大学的?
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员张春依:是的,代表陈明哲老师向您问好,他下下星期会来我们学院。

谢元德:谢谢。复旦大学陆院长前段时间也专程来到我们武汉盛创院,我们见了面。

对群体老板价值的评估,我认为我这一辈子做了这么一件事,非常地值!我很难估量它的价值究竟有多大,但可以分享一些它比较具体的意义。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,不仅是企业经营的问题,包括怎么做人,如何教育子女。出版社负责《盛隆群体老板之路》的编辑,看这本书入迷了,他觉得这本书对教育小孩都非常有用。

我们这个体制,对企业的发展,对社会的发展,都是一个正能量。对于人的影响,就是越做越健康,越做越提升,越做越享受。我们的群体老板,不发展、不前进,就做不下去;没有人与人互相帮助的思想,就做不下去;你只自己要自主,不给别人自主,根本就发展不起来。它非常硬性地制约了人性的弱点,让你只能朝好的方向发展,朝坏的方向一走就垮。

我非常感谢这个时代。演讲开篇我讲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“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。”尽管我经历的那个时代有很多苦涩的地方,但我还是很感恩时代,让我经历了这些事情。从而形成了我此前讲到的三点基本思想,并且坚信不疑。我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里有两句话说的很好:“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。”我看了这几句话觉得古人真是了不起。这两句话大意是说,不管你是否善良,我都对你善良,不管你是否诚信,我都对你诚信。我是善,就得到善,我是信,就得到信。我对这两句话,非常认同。

近年来,别人总问我成功之道,后来我总结就是两个词:信任、关爱。我对所有人都信任、关爱。在公司,把年龄上差距不大的当兄弟姐妹,年轻的当子女后辈。有同事给我发信息:“董事长,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父母,就是你对我最好。我感恩您一辈子!”所以盛隆人的相处,就跟家人一样。当然也有不好的现象,有同事说,是欺负我的善良,我不这样认为。总之,好的是主流。

大家在一起创业、一起发展,长期建立了相互的信任,珍惜我们共同的企业,共同的品牌,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危机感,促使大家一起谋划更为长远的发展。“群体老板241”,就是帮助大家更好地发展。投身群体老板,学在“两个第一”,做在“四百战略”,卖在“一个新商品”。

在电气这个行业,我们现在推出的一个新商品,那就是一绝,是改变这个行业的,在国内国外都没有竞争对手。我们提出的“智能用电保证20年”,就是创造美好、奉献美好。

盛隆群体老板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,还具有超越企业体制的意义。因为我们一直把盛隆定义为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,还是一个社会组织。我们多年来,一直在承担更多经济以外的职责,为社会创造价值,承载人们对企业的期望,这也是盛隆能够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。

宋学宝:我用一句话总结:没有群体老板体制,就没有盛隆的今天,也没有盛隆的未来。别人也不好学,因为盛隆的文化是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”一个企业可以追求利益,而且必须追求利益,但是一个企业如果不超越利益,就不会有未来,就不可能创造奇迹。正是因为盛隆超越了利益,所以她创造了奇迹。非常感谢谢总的分享,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!

宋学宝教授向谢元德董事长赠送礼物


与会人员纷纷拿着《盛隆群体老板之路》请谢元德董事长签名


Share:
The last one: 信任管理,共创美好——盛隆电气集团2017年董事会、三...

Next: 清华大学宋学宝教授:群体老板体制创造了企业管理的奇...

C2018 copyright all Shenglong Electric Group
Public network security 11022800129 京ICP备150476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