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mpany News Media Reports Shenglong Style Information Bulletin
谢元德董事长受邀在清华大学“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讨会”上演讲
Release time:2017-12-27Click:14692

12月10日上午,“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”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举行。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受邀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主题发表演讲。来自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近200名经管专业的教授、学者参加。
 

盛隆群体老板体制:创建历程及今天如何推进发展
在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上的讲话及交流

(根据录音整理)

2017年12月10日  清华大学

 
谢元德: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
宋学宝: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

主持人:今天,我们荣幸邀请到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,来参加案例展示和讨论会,首先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谢元德董事长。

盛隆的群体老板案例,是由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宋学宝教授主要开发的。该案例半年前已经纳入我们的案例库。稍后请谢董事长为我们介绍,之后有一个互动问答环节,由谢董事长和宋教授一起与大家互动。下面有请谢董事长为我们讲一讲盛隆电气的故事。

谢元德董事长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题进行演讲

研讨会现场

 谢元德:很高兴向各位老师汇报盛隆群体老板体制,讲讲我们企业的一些思想和做法,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。

我的介绍分为四部分,也相当于我们发展的四个阶段:

一、“大呼隆”时代的困惑:没有自主,就没有责任;

二、统分结合机制:造就领军人物,激励创业创新;

三、盛隆群体老板制度:盛隆人的共同需要;

四、盛隆群体老板241:生生不已、与时俱进。


在座的很多年轻人不太了解“大呼隆”时代。我所指的是在“大跃进”时代,大家的劲头很足,但是劳动的效率非常低,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,基本持续到改革开放。在这个时代,我有很多困惑。因为困惑和思考,萌发、形成了一些思想和观念。

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“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”,对此我有很深的感悟。
这是1979年我们创建之初的全貌,我脚下踩的是我们的产品电线杆,后面就是我们的生产车间,也做水泥瓦,这基本就是我们的全部。

这里用到:“逆势而行: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实际上,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时代是不吻合的。从1979年创始之初,一直遭受政府的打压,直到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,而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政治是完全不一致的。

“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”。当时大家基本没有什么自主,都是上面指挥,下面按指挥去做。这种做法效果不好,也受到很多抵触。有些人虽然在做事,但其实是在搞破坏。也不是恶意破坏,就是对上面瞎指挥的不能接受,表面上听你的,实际上做的完全相反。自己骗自己,最后还是自己倒霉。整个社会好多年普遍存在这种现象。

这个阶段,是群体老板思想孕育、初步形成的阶段。我形成了以下三个基本思想观念:
一、人是善良、诚信的;
二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帮助,决不是相互利用;
三、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

这三点是构建群体老板必须的思想基础。可以说,在盛隆能否成长为真正的群体老板并取得更长远发展,取决于是否具有这三点思想。

你认为人是善的,还是恶的?你认为人是诚信的,还是不诚信的?不同的思想,就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做法。我从骨子里相信这三点,源于我所处的时代和经历。

我经历了“大跃进”时代,“三年自然灾害”没饭吃的时代,还经历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时代。这些时代都很考验人性。在没饭吃的时代,我有个表哥,个子大,力气大,饭量也大。那时粮食是按人定量的,所以他吃不饱。在他快饿死时,他给我们家送来一点米,用布缠在腰上,大概有一两斤。他跟我妈妈说:“舅母,我这有点米,给弟弟妹妹们吃。”过了几天,他就饿死了。当时我9岁,这几十年,当时的情景一直印在我脑海里,非常清晰。正是因为这些经历,让我从骨子里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帮助的。

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送米给我妈妈?是因为我妈妈也对他很好,他临死之前想报答。这些经历,让我看到人性本真的一面。

现在,习总书记提出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。我对美好的理解,是方方面面的美好,不仅仅是吃得好、穿得好、用得好、住得好,而是人与社会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好。

回到刚才讲的自主,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。当时社会上没有自主,经济也非常糟糕。我看到社会上很多有价值的事可做,但不能做。但还是有一些途径可以去做,就是向生产队交钱,做副业。现在叫创新创业,那时叫做副业,主业是种田。当时的农村,人们做事很早。到这时,我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副业了。这样能够得到一些自主,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,当然也不是很顺畅。

这张图片是1979年5月13日我们搭了个棚子,后来做总结,就以这个时间为盛隆创业的开始。在这个阶段,我们了解到当地有个教育组,建房子需要水泥瓦,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,二毛四一块,要付运费,还有损耗。我知道这个信息后,马上去找领导谈,说我来为你们做水泥瓦,只要一毛八一块,直接把瓦装到房子上,没有运费、没有损耗,价格还便宜六分钱。但是我有一个条件,得先付定金。当时我什么都没有,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就答应了。所以我认为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。我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已经有信誉了,虽然没有工厂没有钱,但他信我这个人。

我们就抓紧出去学习、考察,打听到仅投资铸铁瓦胎子就得800元,当时我们80元也拿不出来。之后我们就自己研制了一套生产设备,把产品做出来了。兑现了当时的承诺,一毛八一块瓦,直接在房子上数。后来很多老百姓建房也来找我们买瓦,一下子生意就很红火了。

再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其他产品,如电线杆、电气焊修理、电动机修理等,根据农村的需要,为公社的生产、人们的生活做了很多事情。

当时没有钱,怎么做?刚刚讲的“需方”,现在我再讲讲“供方”。我们也根据农村当时的情况,带动了其他单位,也解决了我们没有资金的困难。那时候很落后,我们王城有个搬运站,只有一辆汽车,就这一辆汽车还不能饱和,经常闲在家里。当时我们请他拉沙、拉石子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钱,他也挺高兴;当地有个拖拉机站,有三台拖拉机,也经常闲着,我说你给我们从县城拉沙、拉石子、拉水泥,我没有钱给你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你,他也很信任;当时枣阳县有个水泥厂,水泥也不是很好卖。我们去沟通,我们买水泥,暂时没有钱给你,等我东西卖了再给钱,他也答应。就是能够建立起这种信誉。

按当时的大环境,我们是逆势而行。不是刘欢有个歌曲叫《不能这样活》吗,在那时,我认为:“再也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尽管那时遭到很多打击,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。
在这个水池子靠棚子那面的水泥板上,我们用红油漆写了这样两句话:“为四化建设出力,为人民造福流汗。”别人来打击我们,我们就这样说:我们是为国为民。这两句话后来也成为了盛隆宗旨。

我们搭这个棚子生产的时候,是在1979年5月13日,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了。因为中央的政策贯彻到地方需要很长时间,我们真正得到认可,是在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枣阳县、襄阳地区两级政府找典型,找到我们,给予了肯定。1984年我被选为专业户代表参加了省里召开的会议。枣阳市100万人,就选了我一人作为代表参会。过去我一直在倒霉,后来成为了大模范。


这是我们1984年内部开会的讲话,记录了当时的情况:“入场时鞭炮齐鸣、乐队高奏,少先队员列队欢迎。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、省政协、省顾问委员会、省军区、空军负责人出席大会,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出席并做大会报告。”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,过去我遭到打压,后来成了模范,让大家学习。


也是在1984年的这个内部会议上,讲到了穿西服。省委希望我们能够带头树新风。怎么带头呢?我认为我们公司当时买了70多套西服,就是一种进取的精神表现。当时社会上不能接受穿西服,在这次讲话上,我鼓励大家在王城地区带这个头。树新风,还要立志向。我在讲话的结尾用四句话,提出了企业的新目标:“外界闻名起敬,内部深感荣幸,退休不愿离开,青年梦寐急进。”这四句话目标,现在看来,基本都实现了。

这就是我思想孕育、萌发的阶段,可以说是群体老板思想的源起。

第二个阶段,是重点建立一种机制。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机制,才能够使人自主?前面说了我的一个思想观念: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不自主做不了什么事。但是,你也要自主,他也要自主,在一起到底如何相处呢?所以要建立一种机制,让所有人都能自主,还能一起形成力量,做大做强,不仅仅是单个的个体。

通过多年的探索、努力,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“统分结合,个体为基,统分共利,集强个益”的机制,就是盛隆机制。盛隆机制的特点是大中含小,小中寓大;合中有分,分中有合;统而不僵,分而不散。将企业、团队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有机地、紧密地、融洽地结合起来。

这个机制,最核心之处就是关注人、重视人、尊重人。我最早的讲话,基本上所有表达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。我是三届湖北省人大代表,当时人大会上记者采访我,用的新闻标题是《关注人·尊重人·重视人》。


12月10日上午,“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”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举行。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受邀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主题发表演讲。来自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近200名经管专业的教授、学者参加。
 

盛隆群体老板体制:创建历程及今天如何推进发展
在2017年冬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及开发研讨会上的讲话及交流

(根据录音整理)

2017年12月10日  清华大学

 
谢元德: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
宋学宝: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

主持人:今天,我们荣幸邀请到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,来参加案例展示和讨论会,首先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谢元德董事长。

盛隆的群体老板案例,是由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宋学宝教授主要开发的。该案例半年前已经纳入我们的案例库。稍后请谢董事长为我们介绍,之后有一个互动问答环节,由谢董事长和宋教授一起与大家互动。下面有请谢董事长为我们讲一讲盛隆电气的故事。

谢元德董事长以《盛隆群体老板体制发展简介》为题进行演讲

研讨会现场

 谢元德:很高兴向各位老师汇报盛隆群体老板体制,讲讲我们企业的一些思想和做法,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。

我的介绍分为四部分,也相当于我们发展的四个阶段:

一、“大呼隆”时代的困惑:没有自主,就没有责任;

二、统分结合机制:造就领军人物,激励创业创新;

三、盛隆群体老板制度:盛隆人的共同需要;

四、盛隆群体老板241:生生不已、与时俱进。


在座的很多年轻人不太了解“大呼隆”时代。我所指的是在“大跃进”时代,大家的劲头很足,但是劳动的效率非常低,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,基本持续到改革开放。在这个时代,我有很多困惑。因为困惑和思考,萌发、形成了一些思想和观念。

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“时代是思想之母,实践是理论之源”,对此我有很深的感悟。
这是1979年我们创建之初的全貌,我脚下踩的是我们的产品电线杆,后面就是我们的生产车间,也做水泥瓦,这基本就是我们的全部。

这里用到:“逆势而行: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实际上,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时代是不吻合的。从1979年创始之初,一直遭受政府的打压,直到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,而我们的做法与当时的政治是完全不一致的。

“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”。当时大家基本没有什么自主,都是上面指挥,下面按指挥去做。这种做法效果不好,也受到很多抵触。有些人虽然在做事,但其实是在搞破坏。也不是恶意破坏,就是对上面瞎指挥的不能接受,表面上听你的,实际上做的完全相反。自己骗自己,最后还是自己倒霉。整个社会好多年普遍存在这种现象。

这个阶段,是群体老板思想孕育、初步形成的阶段。我形成了以下三个基本思想观念:
一、人是善良、诚信的;
二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帮助,决不是相互利用;
三、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

这三点是构建群体老板必须的思想基础。可以说,在盛隆能否成长为真正的群体老板并取得更长远发展,取决于是否具有这三点思想。

你认为人是善的,还是恶的?你认为人是诚信的,还是不诚信的?不同的思想,就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做法。我从骨子里相信这三点,源于我所处的时代和经历。

我经历了“大跃进”时代,“三年自然灾害”没饭吃的时代,还经历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时代。这些时代都很考验人性。在没饭吃的时代,我有个表哥,个子大,力气大,饭量也大。那时粮食是按人定量的,所以他吃不饱。在他快饿死时,他给我们家送来一点米,用布缠在腰上,大概有一两斤。他跟我妈妈说:“舅母,我这有点米,给弟弟妹妹们吃。”过了几天,他就饿死了。当时我9岁,这几十年,当时的情景一直印在我脑海里,非常清晰。正是因为这些经历,让我从骨子里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帮助的。

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送米给我妈妈?是因为我妈妈也对他很好,他临死之前想报答。这些经历,让我看到人性本真的一面。

现在,习总书记提出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。我对美好的理解,是方方面面的美好,不仅仅是吃得好、穿得好、用得好、住得好,而是人与社会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好。

回到刚才讲的自主,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。当时社会上没有自主,经济也非常糟糕。我看到社会上很多有价值的事可做,但不能做。但还是有一些途径可以去做,就是向生产队交钱,做副业。现在叫创新创业,那时叫做副业,主业是种田。当时的农村,人们做事很早。到这时,我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副业了。这样能够得到一些自主,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,当然也不是很顺畅。

这张图片是1979年5月13日我们搭了个棚子,后来做总结,就以这个时间为盛隆创业的开始。在这个阶段,我们了解到当地有个教育组,建房子需要水泥瓦,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,二毛四一块,要付运费,还有损耗。我知道这个信息后,马上去找领导谈,说我来为你们做水泥瓦,只要一毛八一块,直接把瓦装到房子上,没有运费、没有损耗,价格还便宜六分钱。但是我有一个条件,得先付定金。当时我什么都没有,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就答应了。所以我认为,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。我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已经有信誉了,虽然没有工厂没有钱,但他信我这个人。

我们就抓紧出去学习、考察,打听到仅投资铸铁瓦胎子就得800元,当时我们80元也拿不出来。之后我们就自己研制了一套生产设备,把产品做出来了。兑现了当时的承诺,一毛八一块瓦,直接在房子上数。后来很多老百姓建房也来找我们买瓦,一下子生意就很红火了。

再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其他产品,如电线杆、电气焊修理、电动机修理等,根据农村的需要,为公社的生产、人们的生活做了很多事情。

当时没有钱,怎么做?刚刚讲的“需方”,现在我再讲讲“供方”。我们也根据农村当时的情况,带动了其他单位,也解决了我们没有资金的困难。那时候很落后,我们王城有个搬运站,只有一辆汽车,就这一辆汽车还不能饱和,经常闲在家里。当时我们请他拉沙、拉石子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钱,他也挺高兴;当地有个拖拉机站,有三台拖拉机,也经常闲着,我说你给我们从县城拉沙、拉石子、拉水泥,我没有钱给你,我的钱回来后再给你,他也很信任;当时枣阳县有个水泥厂,水泥也不是很好卖。我们去沟通,我们买水泥,暂时没有钱给你,等我东西卖了再给钱,他也答应。就是能够建立起这种信誉。

按当时的大环境,我们是逆势而行。不是刘欢有个歌曲叫《不能这样活》吗,在那时,我认为:“再也不能那样活,应该这样做。”尽管那时遭到很多打击,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。
在这个水池子靠棚子那面的水泥板上,我们用红油漆写了这样两句话:“为四化建设出力,为人民造福流汗。”别人来打击我们,我们就这样说:我们是为国为民。这两句话后来也成为了盛隆宗旨。

我们搭这个棚子生产的时候,是在1979年5月13日,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了。因为中央的政策贯彻到地方需要很长时间,我们真正得到认可,是在1982年12月31日。当时枣阳县、襄阳地区两级政府找典型,找到我们,给予了肯定。1984年我被选为专业户代表参加了省里召开的会议。枣阳市100万人,就选了我一人作为代表参会。过去我一直在倒霉,后来成为了大模范。


这是我们1984年内部开会的讲话,记录了当时的情况:“入场时鞭炮齐鸣、乐队高奏,少先队员列队欢迎。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、省政协、省顾问委员会、省军区、空军负责人出席大会,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出席并做大会报告。”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,过去我遭到打压,后来成了模范,让大家学习。


也是在1984年的这个内部会议上,讲到了穿西服。省委希望我们能够带头树新风。怎么带头呢?我认为我们公司当时买了70多套西服,就是一种进取的精神表现。当时社会上不能接受穿西服,在这次讲话上,我鼓励大家在王城地区带这个头。树新风,还要立志向。我在讲话的结尾用四句话,提出了企业的新目标:“外界闻名起敬,内部深感荣幸,退休不愿离开,青年梦寐急进。”这四句话目标,现在看来,基本都实现了。

这就是我思想孕育、萌发的阶段,可以说是群体老板思想的源起。

第二个阶段,是重点建立一种机制。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机制,才能够使人自主?前面说了我的一个思想观念: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样需要自主。不自主做不了什么事。但是,你也要自主,他也要自主,在一起到底如何相处呢?所以要建立一种机制,让所有人都能自主,还能一起形成力量,做大做强,不仅仅是单个的个体。

通过多年的探索、努力,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“统分结合,个体为基,统分共利,集强个益”的机制,就是盛隆机制。盛隆机制的特点是大中含小,小中寓大;合中有分,分中有合;统而不僵,分而不散。将企业、团队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有机地、紧密地、融洽地结合起来。

这个机制,最核心之处就是关注人、重视人、尊重人。我最早的讲话,基本上所有表达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。我是三届湖北省人大代表,当时人大会上记者采访我,用的新闻标题是《关注人·尊重人·重视人》。


Share:
The last one: 交流成功经验 抢抓翻番机遇——三委会集中学习重庆会议...

Next: 交流成功经验 抢抓翻番机遇——三委会集中学习重庆会议...

C2018 copyright all Shenglong Electric Group
Public network security 11022800129 京ICP备15047605号